什么是廢水的可生化性?評價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16-01-12 17:31:34 瀏覽次數:
廢水可生化性指廢水中所含的污染物通過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來改變污染物的化學結構,從而改變污染物的化學和物理性能所能達到的程度。按上述標準可將廢水分為如下三類:
一、易生物降解 易于被微生物作為碳源和能源物質而利用;
二、可生物降解 能夠逐步被微生物所利用;
三、難生物降解 降解速度很慢或根本不降解。
“難”、“易”是相對的,同一種化合物在不同種屬微生物的作用下,其降解情況也會不同。 廢水生物處理是以廢水中所含污染物作為污染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染物被降解,廢水得以凈化。顯然如果廢水中的污染物不能被降解,生物處理是無效的。如果廢水中的污染物可被微生物降解,則在設計狀態下廢水可獲得良好的處理效果。因此,對廢水進行可生化性評價是采用生物處理工藝設計的前提。
一、根據氧化所耗氧量比較
1、水質指標法。采用BOD、COD作為有機物評價指標,以THOD代替COD,采用BOD自動測定儀測定有機物28D的生化需氧量,并以BOD、THOD來評價有機物的生物降解性能。操作簡單,但精度不高,可精略反映有機物的降解性能。 2、瓦呼儀法。根據有機物的生化呼吸線與內源呼吸線的比較來判斷有機物的生物降解性能。測試時,接種物或采用活性污泥,接種量為1-3克每升。此法能較好地反映微生物氧化分解特性,但試驗水量少,對結果有影響。 二、根據有機物的去除效果
靜置燒瓶篩選試驗。以10毫升沉淀后的生活污水上清液作為接種物,90毫升含有5豪爽酵母膏和5毫克受試物的BOD標準稀釋水作為反應液,兩者混合,室溫下培養,1周后測受試物濃度,并以該培養液作為下周培養的接種物,如此連續四周,同時進行已知降解化合物的對照試驗。此法操作簡單,但在靜態條件下混合及充氧不好。 三、根據有機物的去除效果
1、振蕩培養試驗法。在燒瓶中加入接種物、營養液及受試物等,在一定溫度下振蕩培養,在不同的反應時間內測定反應液中受試物含量,以評價受試物的生物降解性。此法生物作用條件好,但吸附對測定有影響。
2、半連續活性污泥法。測試時,采用試驗組及對照組兩套反應器間歇運行,測定反應器內COD、TOD或DOC的變化,通過兩套反應器結果的比較來評價。此試驗結果可靠,但仍不能模擬處理廠實際運行條件。
3、活性污泥模型試驗。模擬連續流活性污泥法生物處理工藝,采用試驗組與對照組,通過兩套系統對比和分析來評價。此結果最為可靠,但方法較復雜。